298 “会通”才能“适变”(上)——以5篇同类会议的讲话稿为例

系统推荐 更新:2025-06-21 17:22:11

【新课导学】

前段时间,写材料的任务过于密集,案例很多,体会不少,就是没空开发新课程,所以只能连续推送《边写边悟》中的文章。

过了大半年没日没夜没双休的紧日子,昨天终于迎来了集中轮休的好日子。很可惜,天公不作美,一直下大雨,哪儿也去不了。我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一下子写了近9000字,开发出了3堂新课,两堂案例式的,一堂评析+修改式的,接下来会陆续推送。

这一次,估计还能休上三四天,我要陪陪家人、做做家务、读读书。休息之后又有大仗,大仗之后又有“大课”。


33194_6nsm_5966.jpeg








“会通”才能“适变”(上)

——以5篇同类会议的讲话稿为例


33195_0cq1_7577.jpeg


最近,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我们这些机关写手的写稿量明显增加。

我们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开了5次会,每次会议都免不了要准备领导讲话稿。前几天,一位同事问我:“同一类型的会议,每次都要写出不同的内容,您是如何考虑的?”

说实话,写了28年材料,自以为早已从“依法成文”转入“文成法立”的阶段,牵头起草这几篇讲话稿的时候,我真没想太多,只是觉得领导该讲什么咱就写什么,该怎样讲就怎样写。回过头来看,每次都还真是写得不一样。

第一次会议,开在主题教育启动前两天。一开始,讲话稿中就给会议作了这样的定位:“这次会议,既是我们办公室的宣告成立会、全体同志的集体见面会,也是一次业务学习会、战前动员会。会后,大家就要各就各位、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把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担起来,把各项工作有序有效运转起来,切实把组织上交给我们的这项重要政治任务完成好。”

接下来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定位具体展开。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正确方向

一要准确把握总要求;

二要精准对标目标任务;

三要创造性地落实重点措施。

二、明确职能职责,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一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二要发挥好服务协调作用;

三要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以好的作风抓好主题教育

一要增强政治责任感;

二要加强业务学习;

三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四要严守各项纪律。

上面所写的3方面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把准方向、明确职责、练好内功”,这是主题教育办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

第二次会议,开在主题教育启动后第三天。这个时候,主题教育办已经运转起来了,但从四面八方抽调来的同志还没有度过磨合期,工作中难免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所以讲话的内容应该比第一次落细一些,针对问题来讲。但考虑到“气可鼓不可泄”,我们换了个角度,从正面讲,重在加油鼓劲,突出“高质量服务主题教育”这个主题。讲话稿一开头,就给这次会议定下了这样的基调:“下面,我就扎实做好办公室工作、高质量服务主题教育,讲4点意见。”

第一,要切实紧张起来

第二,要健全制度机制

第三,要提高工作质效

一要树立高标准;

二要打好主动仗;

三要牵住牛鼻子。

第四,要理顺职责关系

这里明确几个原则:

一是重大文稿统一归口综合组;

二是对应单位的对接、沟通、协调、服务工作,分别由联络一、二、三组负责;

三是对外办文统一通过秘书组出口。

上面这4个方面,分别对应解决工作状态问题、工作章法问题、工作质效问题、工作职责问题,这就比第一次会议讲得深了,可以说是抓住了办公室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的关键点。

第三次会议,开在主题教育启动10天后。这时候的实际情况是,“当前,主题教育正在紧锣密鼓全面铺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逐步进入了正轨,总体上开局良好、运转有序,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还有一些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所以,会议讲话没有换频道,继续讲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第二次会议的讲话稿,采用的是“条式结构”;第三次会议的讲话稿明显不同,改为“块状结构”。

一、深入学习领会常委会专题研讨会精神

二、认真总结开局阶段主题教育的成效和经验

一是面上主题教育实现顺利开局;

二是常委会主题教育实现顺利开局;

三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实现顺利开局。

三、进一步提高办公室工作质效

第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指导有方

第二,积极主动工作,创新推动落实

第三,突出工作重点,务求精准发力

一要做好集中学习研讨工作;

二要做好调查研究谋划工作;

三要做好选树先进典型工作。

上面这3块内容,第一块是传达学习,第二块是阶段性小结,第三块是部署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根据主题教育的进展,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讲这样一些内容是合适的。

第四次会议,距离启动主题教育已有近一个月。这次会议,同样安排了传达学习的内容,但在讲话稿的写法上,我们注意有别于上一次会议,采取了看似拉条、实则分块的写法。

第一块是开头部分,一开始就说“我们先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书记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精神,我再就做好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

这种加重讲话稿开头部分的笔墨,“大导语”式的写法,在写作中经常会用到。需要注意的是,导语部分与主体部分的篇幅要协调,主体部分要有足够的分量,不能让人感觉头重脚轻。

接下来,这篇讲话稿先是作简要传达,对学习贯彻提出要求,这是一块;然后就下一步工作作部署、提要求,这是另一块。第二块写了3方面内容,这叫“块中有条”,就像是一块排骨中有几条肋骨。

第一,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中央的新精神

6月24日,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对第一批主题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四项重点措施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四项重点措施不是具体步骤,不能分先后、搞“接龙”,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必须一体谋划、一并推进。

一要用主题来统领,确保不跑偏;

二要用主线来贯穿,确保不散光;

三要使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统筹推进,不搞“单打一”。

第二,更加周密周到服务好常委班子主题教育

这方面,当前要注意做好这么几项工作:

一要做好……(具体略,下同);

二要做好……;

三要做好……;

四要……;

五要……。

第三,继续从严从实抓好主题教育办自身建设

一要增强主动性;

二要提高执行力;

三要提升协同度。

第五次会议,距离主题教育启动已有近两个月。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推进主题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我们把会议换了个开法,先传达学习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再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最后是领导讲话。领导讲了3点意见。

一、在及时对标对表中准确把握推进主题教育的正确方向

我们要把跟进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推进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自身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

一要在真学深学上下功夫;

二要在对照检视上下功夫;

三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二、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好作风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第一,继续发挥常委班子示范带头作用

一要组织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二要组织好对党忠诚教育专题学习研讨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三要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持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

一要主动查漏补缺;

二要推进联动整改;

三要加强项目化管理;

四要强化全程督导。

第三,切实做好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工作

一要推动组织学习;

二要推动检视分析;

三要推动边查边改。

第四,注重完善制度机制

第五,扎扎实实开展“回头看”

第六,加强工作交流

三、切实加强主题教育的统筹协调

第一,统筹做好上级指导组第四次来××相关工作

第二,统筹抓好两批主题教育的紧密衔接

第三,统筹安排好主题教育和集中轮休

这篇稿子,属于典型的“纺锤形”(也叫“哑铃型”)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中间部分,开了6条,其中前3条是重中之重,又分出了三级标题,把当前需要重抓力推的工作交待得比较清楚,可以照单抓药,操作性较强。

这5次会议的讲话稿,这么一梳理、一比较,确实做到了“次次会议事相近,篇篇讲话招不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关键在于刘勰所说的“通变”——“会通”和“适变”。

所谓“会通”,就是融会贯通。不管写什么内容的讲话稿,核心问题都是“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基本要素都是思想观点、逻辑结构、信息材料、语言文字,基本步骤都是收集素材、理清思路、拟好提纲、走笔成文、修改打磨,基本要求都是摸清楚、想明白、写到位。当然,需要融会贯通的,不只是写作规律,还有工作规律,这两方面规律要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所谓“适变”,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场合,讲出合适的内容、合适的话。我说过,文章如制衣,合适是第一。做衣服,既要量身定制,又要考虑用户喜好、实际需求,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穿给什么人看;不仅要让穿衣服的人感到合适,还要让看见的人也觉得合适。

写文章应该求新求变,正如刘勰所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体必资于故实”,“数必酌于新声”(《文心雕龙·通变第二十九》)。但是,我们不能为变而变,不能把“变”看作目的,“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适”。文无第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回到这5篇讲话稿上,虽然都是为主题教育办公室会议写的,为同一位领导写的,但每个时间点上,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工作需要。最重要的,就是既要掌握讲话稿的写作规律和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又要掌握不同时期工作情况和任务要求的具体变化,因情而异、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只有以变应变,才能“唯变所适”(《易传·系辞传下》)。刘勰所说的“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文心雕龙·通变第二十九》),我想,也是这么个道理。(3606字,2019年8月1日完稿)


33196_whr9_8861.jpeg



33197_wrsk_2632.jpeg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899002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