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心
向
阳
法
润
绵
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绵阳市司法局以司法行政特色党建品牌“红心向阳 法润绵州”为引领,奋力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现更大突破,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有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品牌标识
红心向阳 法润绵州
标识主体设计为党徽指引下跃动的红心,所谓“向阳”,即是面向阳光、面向未来,向着正确的方向。跃动的红心寓意在拼搏中谱写华章,在挑战中奋发前行,一心向党、一心为民。整体寓意为司法行政永葆本色、始终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向着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奋进。
品牌思路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决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多贡献。高质量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升组织力的关键,更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
强化政治引领,把稳发展方向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确保司法行政发展方向与党委政府发展战略同频共振。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政策宣讲会,确保新质生产力探索中始终服务于发展大局和人民利益工作导向。
深化组织建设,锻造战斗堡垒
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与业务发展有机融合,通过开展“支部+项目”“党员冲在前”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党性力量和责任担当。
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内生动力
将党建工作与“五市战略”紧密结合,鼓励和支持党组织在推动工作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通过创建示范品牌,激发党员干部创造潜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强化人才战略,铸就发展之基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培养与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双培养”工程,开展“党员导师制”“青年干部打卡赋能”等特色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强化党性修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构建和谐生态,汇聚发展合力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司法行政行业组织协会党组织引领,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搭建开放共享合作平台,凝聚全系统党员干部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生态。
品牌内容
结合基层党委“六大建设”规范、党支部“十个标准化”工作法、基层党小组战斗指数评价、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等标准化规范化制度,深入实施“红心”“领航”“强基”“向阳”“育才”五大工程,加速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01
实施“红心工程”铸党魂
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六个标准化建设,紧扣市委“五市战略”,实施司法厅“六大工程”,推动党建与司法行政工作同心同向、共振发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02
实施“领航工程”抓行业
强化组织设置、工作职责、学习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发展、党内监督、活动阵地、群众工作、台账管理、目标管理等十个标准化建设,发挥司法行政行业党组织功能,加快推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仲裁等行业党的建设,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03
实施“强基工程”造品牌
通过党小组战斗力指数评价标准(政治指数、组织指数、业绩指数、作风指数、廉洁指数),全面提高党支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党建精品。
04
实施“向阳工程”强服务
通过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标准(信念指数、纪律指数、品行指数、作为指数、业绩指数),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传递法治温暖,推动法治为民服务由分散向集成转变、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增量向提质转变。
05
实施“育才工程”建队伍
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开展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专业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保障激励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突出增智提能、创新有为,鲜明有为有位导向,全面锻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
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忠诚履职 担当作为
以“红心向阳 法润绵州”为引领
全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绵阳司法